新闻资讯
这里是权威的裕鑫隆昌信息平台。我们立足自身发展,无论是公司热点还是行业新闻,都将及时准确地呈现给您……
玻璃温室智能辅助装备详解
现代玻璃温室通过集成多种智能辅助装备,实现了对作物生长环境的精准调控,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。以下是玻璃温室中常见的智能辅助装备分类及功能说明:
一、智能环境控制系统
环境监测系统
采用高精度传感器网络,包括温湿度传感器、光照传感器、CO₂传感器、土壤墒情传感器等,实时监测温室内部环境参数。
传感器数据通过物联网技术传输至中央控制系统,形成三维环境图谱,避免监测死角。
部分高端系统还配备作物本体传感器,如冠层温度传感器、茎秆微变化传感器等,直接监测作物生理状态。
智能控制平台
基于多因子耦合决策模型,综合分析所有传感器数据,实现环境参数的协同优化。
支持前馈与预测性控制,集成高精度天气预报数据,提前数小时做出反应。
可通过手机APP、电脑等终端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,实现"无人值守"温室。
二、智能灌溉与施肥系统
精准灌溉系统
根据土壤湿度传感器数据自动触发灌溉程序,支持滴灌、微喷灌等多种灌溉方式。
可设置定时灌溉、循环灌溉、远程灌溉三种模式,精确控制灌溉量和时间。
系统能根据作物生长阶段和土壤养分状况,自动调节灌溉策略。
水肥一体化系统
自动检测调控pH/EC值,实现精准施肥。
按照预设的施肥方案,通过施肥泵、文丘里施肥器等设备实现营养元素的均衡供给。
可节省30%以上的水肥用量,同时提高作物品质。
三、智能遮阳与通风系统
遮阳系统
外遮阳系统由电机控制,可根据光照强度自动调节遮阳网,保护作物免受强烈阳光伤害。
内遮阳系统用于调节光照强度,铝箔遮阳幕可将多余光照反射到室外。
夏季可降低室内温度5-8℃,冬季夜间展开可节能30%以上。
通风系统
自然通风系统:包括顶部天窗和侧窗通风,利用热空气上升原理形成烟囱效应。
机械通风系统:负压风机配合湿帘,5-10分钟可完成整体换气,降温效果显著。
智能化控制:根据温湿度、CO₂浓度等参数自动调节通风设备运行状态。
四、其他自动化设备
补光系统
采用全光谱LED植物生长灯,波长覆盖380-780nm,可调节光子通量密度。
在光照不足时自动补光,促进作物生长,可缩短生长周期。
移动苗床系统
自动化物流式苗床,可提高空间利用率30%以上。
支持潮汐式灌溉,实现水肥的均匀供给。
病虫害监测系统
利用摄像头和传感器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。
可及时采取生物或化学防治措施,减少农药使用量。
五、系统集成与优势
现代智能玻璃温室通过物联网技术将上述系统高度集成,形成完整的自动化生产体系。相比传统温室,具有以下显著优势:
精准调控:环境参数控制精度可达±0.5℃,显著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。
节能高效:通过智能算法优化设备运行,可降低能耗30%-50%。
减少人力:自动化系统可减少70%以上的人工操作需求。
数据驱动:积累的生产数据可用于优化种植策略,实现持续改进。
现代温室智能采摘设备通过融合机器视觉、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,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。以下是当前主流的智能采摘设备及其应用特点:
一、智能采摘机器人
乔戈里智能番茄采摘机器人
采用机器视觉和AI技术,配备多种传感器,可自主移动并精准识别成熟果实
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,减少果实损伤率,特别适合高温高湿环境
未来将扩展病虫害监测和植株生长监测功能
轨道式智能采摘车
在凯盛(银川)智慧农业产业园应用,工人可操作升降式采摘车在轨道上作业
实现高效采摘、修枝、疏果等管理,单株番茄产量可达普通大棚5-6倍
二、智能分拣与运输系统
成熟度地图与分拣系统
通过传感器和大数据生成"成熟度地图",指导工人按标准精准采摘
25斤标准周转筐盛放,合格果进商品通道,商品番茄合格率超98%
自动化运输设备
专用采收车配备防滑通道和缓冲垫,单日可往返15趟,运输量达9000斤
内部搬运破损率低于2%,效率较传统人力提升60%
三、智能采摘大棚系统
环境感知与决策系统
通过冠层温度传感器、茎秆微变化传感器等监测作物生理状态
结合天气预报数据实现预测性控制,优化采摘时机
集成化控制平台
中央控制系统协调灌溉、通风、遮阳等设备,为采摘创造最佳环境
支持远程监控,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作物状态
这些智能装备的应用,使玻璃温室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设施,为作物提供稳定、优化的生长环境,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