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室必须用散射玻璃,雾度选择因素

2025-08-01 13:24:00

温室必须用散射玻璃,雾度选择因素

温室必须使用散射玻璃,主要基于其高透光性、散射特性、雾度调节能力、安全性及耐用性等多方面优势,这些特性共同为植物生长创造了更优条件,提升了温室的生产效益。以下为具体分析:

‌一、高透光性‌

‌基础透光率‌:散射玻璃的基础透光率可达91.5%,镀膜后透光率提升至97.5%,远高于普通浮法玻璃(约89%)。高透光性确保更多阳光进入温室,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充足能量。

‌增产效益‌:每1%的透光率提升可增加1%的温室总产能,散射玻璃的高透光性显著提高了作物产量。 

‌二、散射特性‌

‌均匀光照‌:散射玻璃通过将直射光转化为散射光,使光线均匀分布在温室各角落,避免光照不均导致的作物生长差异。

‌减少阴影‌:在垂直种植中,散射玻璃可消除遮挡物背面的阴影,使作物叶片底部也能充分接收光照,提升光合作用效率。 

‌三、雾度调节能力‌

‌雾度与光照‌:散射玻璃的雾度值(如5、10、20、30、40、50、70、75)可根据不同地区的光照条件选择,确保全天光照强度适合植物生长。

‌温度控制‌:高雾度玻璃可降低叶表面温度5℃左右,避免高温导致的作物生长迟缓或停止,尤其在正午高温时段效果显著。 

‌四、安全性与耐用性‌

‌低自爆率‌:散射玻璃的自爆率仅为千分之二,远高于国标要求,确保温室使用的安全性。

‌刻蚀工艺镀膜‌:镀膜层与玻璃本体一体,耐机械清洗,寿命更长,减少了维护成本。 

‌五、环境适应性‌

‌复杂光照环境‌:散射玻璃通过调节雾度和散射特性,使温室能够适应不同地区的光照条件,提升作物品质。

‌减少光抑制‌:散射光降低了太阳光的辐照强度,减少了植物光抑制效应,促进了作物的健康生长。 

‌六、实际应用效果‌

‌缩短生长周期‌:散射玻璃可使温室内光照时间每天增加2小时,作物生长周期缩短一周左右,提升了生产效率。

‌增产效果显著‌:试验表明,使用散射玻璃可使作物增产30%以上,尤其在花卉、番茄、黄瓜等作物中效果突出。

 

选择适合的散射玻璃雾度值需要综合考虑种植作物类型、温室所在地区的光照条件、温室的朝向和结构以及经济成本等因素。以下为详细分析:

一、明确种植作物类型及需求

不同作物对光照的需求存在差异,例如:

喜光作物‌(如番茄、黄瓜、辣椒等)需要较高强度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,可选择雾度值相对较低的散射玻璃(如雾度10-30),在保证散射效果的同时,尽可能增加透光率。

耐阴或对光照强度较敏感作物‌(如部分花卉、叶菜类、草莓等),可选择雾度值较高的散射玻璃(如雾度40-75),以避免强光直射造成的光抑制和灼伤,同时保证光照均匀性。 

二、分析温室所在地区的光照条件

不同地区的光照强度和时长差异显著,需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雾度值:

光照充足地区‌(如北方夏季、高原地区):夏季光照强度大,应选择雾度值较高的散射玻璃(如雾度40-75),以减少强光直射对作物的伤害,同时降低叶面温度,减少水分蒸发。

光照较弱地区‌(如南方多云多雨地区、冬季北方地区):可选择雾度值较低的散射玻璃(如雾度10-30),以增加透光率,保证作物获得足够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。 

三、考虑温室的朝向和结构

温室的朝向和结构会影响光照的分布和强度,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雾度值:

东西朝向温室‌:早晚光照强度较低,可选择雾度值较低的散射玻璃,以增加透光率;中午光照强度大,雾度值较高的散射玻璃可减少强光直射。

南北朝向温室‌:光照分布相对均匀,可根据作物需求选择雾度值适中的散射玻璃。

多层覆盖温室‌(如双层或三层玻璃):由于覆盖层数增加,透光率会降低,可选择雾度值较低的散射玻璃,以补偿透光率的损失。 

四、评估经济成本

雾度值较高的散射玻璃生产工艺复杂,成本相对较高。在选择时,需综合考虑投资预算和长期效益:

投资预算有限‌:可选择雾度值适中的散射玻璃,平衡成本和效果。

追求高产优质‌:对于对光照要求较高、经济价值较大的作物,可选择雾度值较高、性能更优的散射玻璃,以提高产量和品质。

五、参考实际案例和试验数据

在选择散射玻璃雾度值时,可参考其他温室的实际应用案例和试验数据:

查看类似地区的温室应用‌:了解当地其他温室使用的散射玻璃雾度值及其效果,作为参考依据。

进行小范围试验‌:在温室中选择一小块区域进行不同雾度值散射玻璃的试验,观察作物生长情况和产量变化,根据试验结果选择最合适的雾度值。



返回
顶部
关闭